做人最高境界:不贪,不说,不怕神人佛5天前更新关注私信049.7W+432W+ 王阳明先生曾说:“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。” 修行,最难的是修心;做人,最难的是律己。 人生在世,内心光明无余,做事坦坦荡荡,不贪过分赞誉,不说他人过失,不怕别人非议,便是做人的最高境界。 不贪无故之誉 《道德经·第二十二章》中说:“不自伐故有功,不自矜故长。” 一个人不骄傲自满,才能受人尊敬;不自以为是,才能长保平安。 若是过度贪恋美名,过分贪求赞誉,只会让自己骑虎难下,陷入绝境。 相传,秦朝时有个人叫李金,是个江湖郎中,只会一些皮毛之术。 因凑巧医好过几个病人,因此被人吹捧成“活神仙”。 传得神乎其神,对此称号,他很是受用,总是得意洋洋的向他人炫耀。 就这样,一传十,十传百,一直传到了皇宫之中。 秦始皇听后,令人召他入宫,命他十日内炼制丹药。 结果可想而知,十日后一无所获,他被打入大牢,最后郁郁而终。 老话说的好:“德不配位,必有殃祸。” 万事万物都在平衡之中,当功名大于能力,地位超过德行,赞誉胜过本事时,就会招致不必要的祸端,甚至连原有的也会一并失去。 所以说,时刻认清自己,安守本位,做恰当的事,说适宜的话,才是一个人最难得的本领。 不说无心之过 《道德经·第二十三章》里讲:“希言自然,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” 风不会整天吹,雨不会一直下,人也不会总是出错。 对于他人的无心之失,保持沉默,是对他人的尊重,也是为人处事的修养。 梅兰芳和齐白石,是众所周知的好友知己。 一天,梅兰芳来拜访齐白石,齐白石正在作画,便传话让他稍等片刻。 结果一直到了深夜,还不曾前来,梅兰芳便回家了。 次日,众多好友相聚,大家纷纷调侃齐白石总是作画太专注,冷落了大家,而独梅兰芳笑笑不说话。 后来,齐白石想起了昨天之事,很是愧疚,连忙道歉。 梅兰芳毫不在意的说:“无妨,这不是你有心为之的。” 齐白石深受感动,于是两人关系更加密切起来了。 古人有言:“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。” 事事总难两全,人人都有思虑不周的时候,若总看他人之过,计较他人言行,宣扬他人过错,只会让彼此走向陌路。 与人交往,重在诚心相待,不在细枝末节。 多包容,少计较,多理解,少多言,才是成年人最舒服的相处状态。 不怕无事之非 《道德经·五十八章》中说:“是以圣人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。” 圣明智慧的人,方正且不孤傲,正直且不伤人。 外圆内方,既有不伤人的善良,也有不怕事的格局。 从前,村里住着一位老者,邻居是一对夫妻。 两家一直为田地争执,互不来往。 一日,老者正欲渡河,就发现了岸边奄奄一息的邻居丈夫,便急忙背他回家。 不幸的是,男人失血过多,半月还未醒来。 于是,有人便猜测,两人打架导致男人跌入水中,更有甚者说,是老人故意将他推入水里的。 邻居妻子也在背地里咒骂老人,但老者皆不为所动。 一个月后,男人醒来,方才得知,原来是他自己砍柴时,不慎落入水中才冲到了下游。 众人因此羞愧不已。 古语有云:“圣人不辟诽,正身直行,众邪自息。” 谣言越说越真,是非越辩越浑。 对于不理解自己的人,多说无意。面对有意诋毁自己的人,无需解释。 其实,人生在世,良知就是最好的审判官。 做好自己,坦然面对内心良知,问心无愧,就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。 《庄子·逍遥游》说:“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,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,定乎内外之分,辩乎荣辱之境。” 真正高境界的人,不在赞誉中迷失,不在非议里困顿,不在他人无心出错后多言。 能够认清境况,看清自己,善待别人。 知足故不贪,安守本位,才能避祸; 德高故不说,换位思考,才能包容; 身正故不怕,忠于良知,才能无畏。 点亮“在看”,余生,愿我们都能严于律己,身正德高,内心光明,知足常乐。活得阳光且坦荡。 ©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1 公司全称: 神人佛个人网站信息 2 本站简称:文文8客 3 本站网址:ww8k.com 4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和用户搬运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 5 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邮箱:1259532999@qq.com进行删除处理 6 本站所有资源内容,仅供大家学习和参考,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,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7 禁止下载使用本站资源参与商业和非法行为,如用户未及时删除资源引起的版权纠纷,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 8 分享是一种美德,文章是微信公众号转来的 THE END精彩图文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点赞432W+ 分享QQ空间微博QQ好友海报分享复制链接收藏
暂无评论内容